小二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2 章(第1页)

搬出镇北侯府的名义无非是为以势压人,好在目的是达到了,第二天一早,冯礼就带着房契上门了。

当然,卫蓁给出的价钱也是远高于市价的。

房契拿到手,紧接着就是整理后院,池塘填平,假山移除,倒是左边有一片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竹林,卫蓁没舍得让人砍掉,反正挨着墙,影响不大,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留着就留着吧。

后院清理干净,可以建窑了。

经过一番思考,卫蓁决定先建两座窑炉,一座馒头窑,形同燕景云私设的圆窑,另一座建蛋形窑。

蛋形窑是在后世在圆窑的基础上改进演化而来的,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像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好处是这种窑主要以柴做燃料,单位耗柴量低,产品质量还高?。

这样即使外出寻找煤矿的人最终未能完成任务,也能烧出符合标准的瓷器。

卫蓁将图画好之后,交给了手艺精湛的师傅,她舍得花钱,雇佣的人也多,两座窑炉很快就建成了。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她招不到会烧制陶瓷的师傅。

这个时代,是很注重手艺传承的。烧制陶瓷,在当世是一门绝对高端的手艺,往往被官窑的匠人所掌握,少数不在官窑的陶瓷匠人,则被世家大族握在手中。他们的技术只会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在他们死后,由后人顶上他们的位置,继续为皇室贵族干活,一代又一代,手艺从不外传。

因而,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会这门手艺的匠人。

卫蓁原先还想着借宋安来帮忙,但是燕景云不在,曹管事没这个权力,郑远也被她派出去了。

院中两座窑炉相对而立,窑前还有众多制作崭新的工具。

此时的卫蓁,真的是一筹莫展。

招陶瓷匠人困难重重,但派出的一拨人给卫蓁带回了好消息——他们找到了瓷土。

为了找煤矿,她派郑远在城内雇了好些人手,分别前往不同方向,这些人除了寻煤,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找瓷土。

烧制瓷器最好的是用高岭土,这种土色白,且质地细腻,但一般只产在南方。其次,就是用瓷土。最普通的是用黏土烧制,不过黏土烧成的瓷器无论是在色泽,还是质地上,都要差上许多。

高岭土也算是瓷土的一种,但它属于南方特产,瓷土则是南北都有,顾名思义,这种土就是用来烧制瓷器的,可以说是烧瓷的绝佳材料。

卫蓁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他们真的找到了。

又过两天,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下旬,实在不能再拖了,卫蓁思来想去,索性决定自己动手。

先行找到瓷矿的人已经运回了一批瓷石,此时正堆在后院,但卫蓁是第一次自己动手拉坯塑模,她暂时不打算动用瓷土。而且要用瓷土拉坯,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序就是练泥,直接从矿区开采回来的只是瓷石,瓷石要变作瓷土,还需捶打敲碎,加水调和等等程序才行。

此时,开阔的后院内只有她和红袖、绿荷三人,也就不用顾忌什么了。她直接拉着两个小丫头和自己一起拉坯。

拉坯听起来专业,其实就是将湿润的黏土放在一个木质转盘上,然后随着转盘不断转动,让泥团在自己的手中逐渐形成器具的模样。现代在介绍瓷器的制作程序时,这一步往往是最常出现的场景,也是为人所熟知的流程。

卫蓁看过相关方面的纪录片,对此并不陌生。她一边回忆着纪录片里老师傅的动作,一边把手里的黏土放在转盘上,双手微拢,任黏土随着底部木轴的转动在自己的手下慢慢成形,化作一个碗的形状。

但碗周还是厚薄不匀,于是,她食指搭在碗沿上部,大拇指小心支着碗沿下方,让碗周嵌在自己两只之间,好让其更加平滑均匀。

然后,只见还没做好的碗边就缺了一大块——她的力度没掌握好,有一块黏土给直接掰掉了。

卫蓁:……

但是没关系,一块黏土是可以重复捏好几次的。

她把手中化作两半的黏土合在一起,沾了点水抹上,让泥团保持湿润的状态,复又放在了转盘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拉坯。

……

半晌,卫蓁长舒一口气,望着手里的一滩烂泥,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纪录片里老师傅们驾轻就熟的状态,让她有了一种“这个好像我也行”错觉,但根本不是这样!连续五块黏土,她坐的腰酸背痛,手指打颤,但泥团还是泥团。

偷偷看了眼两边的小姑娘,嗯,跟她也就是个半斤八两吧。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